1、是造浪池特性。
造浪池是用機械方法造出人工造浪的小池。一般說來,在所有的泳池中,弓形泳池是最大的,同時也是最能制造氣氛的。水波疊層,總能給游人帶來陣陣按不住的激動,以致國外一些戲水樂園僅僅建起這樣一個大池塘,就讓游人喜出望外,忘乎所以。造浪池底應按坡度設計,由淺到深。這樣,就讓游客有一個欣賞觀浪、踏浪趟水、最后暢游其中的過程,真正體驗回歸自然的感覺,同時也有利于海浪的形成和發展。造浪機和波浪發生口設在水池的最深處
2、選擇產生波浪的方法。
幾個連結在一起的腔體和隔離的機房組成。本發明通過風機將空腔內空氣抽走,使水位上升。當水位達到預定高度后,立即打開閥門,使空腔與空氣驟然相連,空腔中高水位的水突然下降,強烈沖擊空腔外水,猶如奔騰的“洪水決堤”。這種波的特點是波長大,最大可達2米多,波浪起伏,最適合作沖浪運動。在波高超過1米時,可采用臥式沖浪。如波高超過1.5米,可進行驚心動魄的垂直沖浪。這種造浪方式的缺點是造浪間隔時間較長。解法之一就是做前后兩排空腔,依次泄壓放水,這樣可使造浪間隔時間加倍。日本宮畸縣在1993年建成的“海洋巨蛋”,就是采用了兩排真空腔造浪,國內還沒有真空提升造浪的實例。
海浪造船系統的運行能耗較大,因此造浪時間一般較短。一般每小時1-2次,每小時10-15分鐘。
造浪池的池身設計;
運動場是運動場的主題之一,運動場中的運動場一般都設置在比較顯眼的位置。其造型豐富多彩,活潑灑脫。如果按照波浪效應來設計,則最適合扇面,此時的波浪區較大,波浪運動最平坦,造浪機的作用也最充分。造浪裝置應設置在扇形的底邊處,池的兩邊都是扇形,底邊算出1/3的寬度不宜過大。除了這一范圍外,可單、雙面同時加寬,加寬角度控制在15度以內。此外,波能量的過度釋放和波幅的快速衰減也是原因。已有的造浪機也安裝在池心,向兩邊造浪,池形設計更是變幻莫測。水池底部的寬度一般在2.5~30米,根據池底的大小來決定設置一臺或多臺造浪機。長達30米,形成完整的波浪。
浪池最深不能小于1.8米。水池深水區和造浪機性能的要求是主要考慮的因素。坡度約為8%,最高不得超過10%。這主要有幾個好處:第一,不會讓游客覺得深度改變得太快,嬉戲時腳底有穩定的平面感,不會打滑;第二,這樣的坡度可以促進波浪運動,同時也有利于池水的清潔。那是因為池底有坡度。
細小沉降物隨坡面自動滑落到造浪池最深處,由此處的池底回流口回流。而且在這個坡度下,沉淀物會附著在池底,并保持不動。
在造浪池的另一端可以預留緩沖段,使坡度自然延伸,形成沙化效應。沙地部分可采用砂質沙地顆粒,即逼真、防滑。也可用石英砂覆蓋,形成真正的沙灘。為了防止砂粒沉淀到池底、污染水體、堵塞管道,所用石英砂最好先打磨,去除易相互擠壓的棱角,再通過洗滌和分級,再重新鋪設。另外,在水、岸的交界處,設一個沉砂回槽,當波浪帶砂退向岸邊時,將其截斷。現場受限時,為了縮短池的長度,可將池的最淺深度設為不超過0.3米,并采用適當高度的臺階擋住波浪,也可形成“驚濤拍岸”的效果。造浪池的側壁高度和模擬海灘的長度必須足夠,以保證在最大浪高時不使池水大量溢出為原則。












